;
关注华体会HTH官方网站掌握最新行业动态与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体会HTH新闻 > 行业动态

hthcom华体会MEC(mobile edge cou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

发布日期:2024-04-30 访问量: 来源:华体会HTH官方网站

  2G组网非常简单,MSC就是核心网的最主要设备。HLR、EIR和用户身份有关,用于鉴权。

  之所以图上面写的是“MSC/VLR”,是因为VLR是一个功能实体,但是物理上,VLR和MSC是同一个硬件设备。相当于一个设备实现了两个角色,所以画在一起。HLR/AUC也是如此,HLR和AUC物理合一。

  2.5G(GPRS)在之前2G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基础上,有了GPRS,就开始有了数据(上网)业务。于是,核心网有了大变化,开始有了PS核心网。PS,Packet Switch,分组交换,包交换。

  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

  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PRS支持节点

  SGSN和GGSN都是为了实现GPRS数据业务

  红色部分为PS交换

  基站部分跟着变,2.5G到了3G,网络结构变成了下图,3G基站,由RNC和NodeB组成。3G除了硬件变化和网元变化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思路变化华体会最新首页。其中之一,就是IP化。IP化,就是TCP/IP,以太网。网线、光纤开始大量投入使用,设备的外部接口和内部通讯,都开始围绕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第二个思路变化,就是分离。具体来说,就是网元设备的功能开始细化,不再是一个设备集成多个功能,而是拆分开,各司其事。

  省略网元部分

  在3G阶段,是分离的第一步,叫做承载和控制分离。在通信系统里面,说白了,就两个(平)面,用户面和控制面。

  用户面,就是用户的实际业务数据,就是你的语音数据,视频流数据之类的。

  而控制面,是为了管理数据走向的信令、命令。这两个面,在通信设备内部,就相当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接着,SGSN变成MME,GGSN变成SGW/PGW,也就演进成了4G核心网。

  基站里面的RNC没有了,为了实现扁平化,功能一部分给了核心网,一部分给了eNodeB。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

  PGW:PDN Gateway,PDN

  在3G到4G的过程中,IMS出现了,取代传统CS(也就是MSC那些),提供更强大的多媒体服务(语音、图片短信、视频电话等)。

  到了5G,网络逻辑结构彻底改变了。5G核心网,采用的是SBA架构(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即基于服务的架构)。SBA架构,基于云原生构架设计,借鉴了IT领域的“微服务”理念。把原来具有多个功能的整体,分拆为多个具有独自功能的个体。每个个体,实现自己的微服务。

  有一个明显的外部表现,就是网元大量增加了。除了UPF之外,都是控制面。

  红色虚线内为5G核心网

  网元看上去很多,实际上,硬件都是在虚拟化平台里面虚拟出来的。这样一来,非常容易扩容、缩容,也非常容易升级、割接,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核心网工程师的福音)。

  简而言之,5G核心网就是模块化、软件化。就是为了“切片”,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如,在低时延的场景中(例如自动驾驶),核心网的部分功能,就要更靠近用户,放在基站那边,这就是“下沉”。下沉不仅可以保证“低时延”,更能够节约成本,所以,是5G的一个杀手锏。

  随着移动端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有了基于NFV和SDN技术的云化核心解决方案,云计算成为核心网络架构的演进方向,将所有计算放在云端处理,终端只做输入和输出。

  然而随着5G的到来,终端数量增多、要求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密度。于是提出了MEC(mobile edge cou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的概念,在无线侧提供用户所需的服务和云端计算功能的网络架构。用于加速网络中各项应用的下载,让用户享有不间断的高质量网络体验,具备超低时延、超高宽带、实时强等特。

  MEC主要优势,省时、省力、省流量、简单细致高效。相信会应用在各个领域。

  上面提到过,5G使用SBA等技术,分离控制面和用户面。用户面的功能由NF负责,控制面的功能由若干NF负责。

  UPF即可与核心网控制面一起部署在机房,也可以部署在更靠近用户的接入端。

  如中兴的5G MEC解决方案,把UPF下沉到无线侧,和CU、移动边缘应用(ME APP,如视频集成内容cache、VR视频渲染APP)一起部署在运营商MCE平台中,就近提供前端服务。

  如,直播现场,部署MEC平台,可以调取全景摄像头拍摄视频进行清晰的实时回放。低时延、高带宽。

  如,视频监控,视频回传数据量比较大,但大部分画面是静止不动,没有价值的。部署MEC平台,可以提前对内容进行分析处理,提取有价值的画面和片段进行上传,价值不高的数据就保存在MEC平台的存储器中,极大的节省了传输资源。

  与云计算相比,雾计算所采用的架构更呈分布式,更接近网络边缘。雾计算将数据、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集中在网络边缘的设备中,而不像云计算那样将它们几乎全部保存在云中。数据的存储及处理更依赖本地设备,而非服务器。所以,云计算是新一代的集中式计算,而雾计算是新一代的分布式计算,符合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

  雾计算不像云计算那样,要求使用者连上远端的大型数据中心才能存取服务。除了架构上的差异,云计算所能提供的应用,雾计算基本上都能提供,只是雾计算所采用的计算平台效能可能不如大型数据中心。

  雾计算是以个人云,私有云,企业云等小型云为主,它有几个明显特征:低延时和位置感知,更为广泛的地理分布,适应移动的应用,支持更多的边缘节点。这些特征使得移动业务部署更加方便,满足更广泛的节点接入。

  "云计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网络计算,因为云的概念即是指网络。而"雾计算"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局域网计算,雾的概念可以代指分布式的局域网络。云计算与雾计算各有优缺点,可以相辅相成,同时又有竞争。

  一般而言,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区别在于,雾计算更具有层次和平坦的架构,其中几个层次形成网络,而边缘计算依赖于不构成网络的单独节点。雾计算在节点之间具有广泛的对等互连能力,边缘计算在孤岛中运行其节点,需要通过云实现对等流量传输。

  云计算和雾计算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未来5G网络将是基于SDN、NFV和云计算技术的更加灵活、智能、高效和开放的网络系统。5G网络架构包括接入云、控制云、转发云3各域。接入云支持多种无线制式的接入,融合集中式、分布式两种无线接入网架构,适应各种类型的回传链路,实现灵活的组网部署和更高效的无线资源管理。

  5G网络支持网络分片功能,为不同业务场景、用户,虚拟专用的网络资源。各网络系统的虚拟化、分层化演进,将使网络信息传送能力的统一控制得到实现。

  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架构引入,控制承载进一步分离,各系统同平台部署,系统互通和协同工作更为方便。

  SDN是一种新兴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并直接可编程的网络架构,其核心是将传统网络设备紧耦合的网络架构解耦成应用、控制、转发三层分离的架构,并通过标准实现网络的集中管控和网络应用的可变成。

  目前SDN主要部署在数据中心之间,针对移动无线网络部署方案及架构还在讨论中。

  SDN基础架构

  NFV是一种通过硬件最小化来减少依赖的硬件的更灵活和简单的网络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设备中剥离出来。实现软件和硬件解耦后的各自独立,基于通用的计算、存储、网络设备并根据需要实现网络功能及其动态灵活的部署。

  NFV高层架构

  5G网络架构的三朵云。蓝色的无线接入云,支持控制和承载分离、接入资源的的协同管理,满足未来多种的部署场景。

  红色的控制云,实现网络控制功能集中,网元功能具备虚拟化、软件及其重构,支持第三方网络能力开放。

  绿色的转发云,将控制功能剥离,转发功能靠近各个基站,将不同的业务能力与转发能力融合。hth官网登录入口

  其中,网络控制功能会根据物理区域进行划分,具体分为本地、区域和全局集中3种,一般来说控制功能会部署在数据中心,并通过北向接口来实现移动管理、会话管理、资源控制和路由寻址等功能。

  5G的网络架构

MEC(mobile edge cou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

  总体来看,SDN是连接控制云和转发云的关键;NFV将转发云设备和多个控制云中的网元用通用设备来替代,从而节省成本。3朵云中的资源调度、弹扩展和自动化管理都是依赖云计算平台。

  NFV负责虚拟网元,形成“点”,SDN负责网络连接,形成“线”,而所有这些网络连接,都是部署在虚拟化的云平台中,云计算形成了“面”。

MEC(mobile edge cou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

  NFV主要负责网络功能的软件和虚拟化,并保持功能不变。软件化是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基础设施,虚拟化是充分利用IT设备资源的低成本和灵活,但并非所有网络功能都需要被虚拟化。

  SVN技术追求的是网络控制和承载的分离,将传统分布式路由计算转变为集中式、流标下发的方式,在网络抽象层面上,将基于分组的转发颗粒度转为基于流的转发颗粒度,同时根据策略进行业务流处理。

  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和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

  NAS协议处理UE和CN之间信息的传输,传输的内容可以是用户信息或控制信息(如业务的建立、释放或者移动管理信息)。NAS消息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下面的AS协议结构,与采样什么样的无线接入网无关(可以是GSM、GPRS、WCDMA)。控制平面的NAS消息有CM、MM、SM以及GMM等。用户平面的网络层NAS协议是IP(分组交换),电路交换业务不需要。NAS消息的传输要基于底层的AS协议。AS是无线接入网采用的协议。

  AS协议包括:无线接口协议,Iub协议以及Iu协议。其中的无线接口协议是UE与UTRAN间的协议,协议的高层(包括MAC、RLC、RRC等)位于UE和RNC之间,而底层(PHY)位于UE和NodeB之间。

  NAS和AS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是处理UE(User Equipment)和eNodeB(Evolved Node-B)之间控制平面的第三层信息。层一为物理层(PHY),层二为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AC)、无线链路控制子层(RLC)和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子层(PDCP),层三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其中物理层是无线接入系统最底层,它以传输信道为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RRC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并发送相关信令,UE和UTRAN之间控制信令的主要部分是RRC消息,RRC消息承载了建立、修改和释放层2和物理层协议实体所需的全部参数,同时也携带了NAS(非接入层)的一些信令,如MM、CM、SM等。

  LTE中RRC只有两个状态:RRC_CONNECTED状态和RRC_IDLE状态。当已经建立了RRC连接,则UE处在RRC_CONNECTED状态。如果没有建立RRC连接,即UE处在RRC_IDLE状态。在RRC不同状态下的操作如下。

  ●RRC_IDLE:

  (1)PLMN选择。

  (2)接收高层配置DRX。

  (3)获取系统信息广播。

  (4)监控寻呼信道,检测到达的寻呼。

  (5)进行邻区测量和小区选择和重选。

  (6)UE获取唯一标识其跟踪区的ID。

  ●RRC_CONNECTED:

  (1)E-UTRAN可以传输给UE或从UE接收单播数据。

  (2)eNodeB可以控制UE的DRX配置。

  (3)网络控制的移动,即切换和具有网络协助(NACC)到GERAN的小区变更命令。

  (4)UE可以进行以下过程。

  a.监控一个寻呼信道和SIB1(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的内容,来检测系统信息改变,具有ETWS能力的UE检测ETWS通知。

  b.监控相关的控制信道,确定是否有给自己的数据调度。

  c.提供信道质量和反馈信息。

  d.进行邻区测量和测量上报。

  e.获取系统信息。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P位于RLC子层之上,是L2的最上面的一个子层,只负责处理分组业务的业务数据。PDCP主要用于处理空中接口上承载网络层的分组数据,例如IP数据流。

  LTE系统PDCP协议层的主要目的是发送或接收对等PDCP实体的分组数据。该子层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功能:IP包头压缩与解压缩、数据与信令的加密,以及信令的完整保护。

  在控制平面,加密和完整保护是必选功能;而在用户平面,可靠头压缩(ROHC)为必选功能,数据加密为可选功能,这里的数据既可以是用户数据,也可以是应用层信令,如SIP、RTCP等。

  PDCP向位于UE侧的RRC和用户平面的上层,或者向eNodeB侧的中继提供业务,包括用户平面数据的传输、控制平面数据的传输、头压缩、加密、完整保护等。

  PDCP层可以向下层提供的业务包括:透明数据传输业务、确认的数据传输业务(包括对PDCP PDU传输成功的指示)、非确认的数据传输业务(按序传输、包或丢弃处理)等。

  具体来讲,PDCP层的用户平面包括如下功能。

  ● 头压缩与解压缩,只支持一种压缩算法,即ROHC算法。

  ● 用户平面的数据传输,即从NAS子层接收PDCP SDU数据转发给RLC层,反之亦然。

  ● RLC AM的PDCP重建立流程时对上层PDU的顺序递交。

  ● RLC AM的PDCP重建立流程时对下层SDU的重复检测。

  ● RLC AM切换时对PDCP SDU的重传。

  ● 数据加密。

  ● 上行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PDCP层控制平面包括的具体功能如下。

  ● 加密与完整保护。

  ● 控制平面的数据传输,即从RRC层接收PDCP SDU数据,并转发给RLC层,反之亦然。

  与UMTS系统中的PDCP层相比较,LTE系统中的PDCP层呈现出以下特征。

  ● 压缩算法简单,仅支持一种压缩算法。

  ● 不支持无损重定位。

  ● 需支持加密。

  PDCP实体

  PDCP实于PDCP层。对于一个UE,可以定义多个PDCP实体。每个用于携带用户平面数据的PDCP实体可以配置使用头压缩技术,每个PDCP实体携带一个无线承载的数据。当前协议版本中,只支持ROHC协议,每个PDCP实体最多只能用一个ROHC实例。

  一个PDCP实体是关联控制平面还是用户平面,主要取决于它为哪种无线承载携带数据。

  https://www.jianshu.com/p/075f97228f79

  http://www.sohu.com/a/284291309_257861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ad49218d21bb2642318947a18e7f9386.html

返回列表
分享:

Copyright © 2019 华体会HTH官方网站股份有限公司.粤ICP备16017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3674号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微博
0755-83218588
TOP